企業的CeBIT之痛

【賽迪網評論】今年3月,CeBIT 2008在德漢諾威璀然綻放,來自中的IT廠商們秣馬厲兵、躊躇滿志。然而僅僅過了一天,39家中參展商(24家來自內地、3家來自中香港、12家來自中台灣)卻因知識產權問題,遭到了當地警方和海關人員的聯手突擊搜查。於是,很多中參展商根本沒能來得及迎合本次大展“綠色產品”的主題,便無奈地忍痛出局了。據當地媒體報道,這一事件造成的影響甚至超過了CeBIT展會本身。

其實,在去年的CeBIT 2008上,華旗、紐曼等中參展商便遭遇過同樣的 “劇痛”。當時的華旗公司,被責令撤下了所有涉嫌侵權的產品,只剩帶有aigo標誌的F1賽車還停在展台中央。

2007年,面對CeBIT上的錐心之痛,華旗、紐曼們給出的解釋是“誤會”;而今年,當魅族們再次遭遇同樣的搜查時,又再一次祭出了“誤會”的“法寶”。其實,明眼人早已看出:知識產權問題才是令中企業在CeBIT展會上屢遭尷尬的真正原因。

眾所週知,生存、發展是所有企業的本能,中企業當然也不能例外。在內市場日趨飽和的情況下,參與全球化競爭絕對是一條必由之路。從企業自身觀察,成本是中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最大優勢。但這一現實也反映出:除相對廉價的人力成本外,中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的低投入甚至零投入,也是其保持成本優勢的重要手段,而這則直接導致了中企業在知識產權建設領域出現巨大缺失。於是,中企業依靠低成本,尤其是低知識產權成本,製造的“超級”發展速度,與際市場上嚴謹而殘酷的競爭規則(如《TRIPS協議》)之間的矛盾,令眾多中企業的全球化競爭之路不可避免地變得崎嶇起來,也讓看似偶然的連續兩次CeBIT“劇痛”成為了必然。

但事實上,中企業今天的種種遭遇並非“特例”,而是大多數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時的“慣例”。例如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,這家銷售額超過14萬億日元的際化巨頭,在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初期,便遇到了和我們一樣的問題。

上世紀80年代,很多日本企業開始進軍美市場,愛普生公司也將其生產的電腦軟盤機、硬盤等IT在美市場進行投放。但因為上述產品的關鍵知識產權大都集中于美企業或個人手中,所以當時的愛普生和大量日本企業一起,在美《綜合貿易法》的法律框架下,遭遇了大量專利訴訟。

面對困局,愛普生整個公司自上而下,樹立了絕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規範,並著手務實、有序地針對美的法律、訴訟程式和相關專利進行了大量研究、分析,更下大力氣完善了自身的知識產權體系建設——現在的愛普生公司知識產權本部擁有六大職能部門,近400名專業員工以及規模超越日本特許廳的知識產權資訊化系統……正是憑藉完備而專業的知識產權體系,愛普生最終扭轉了不利局面,並準確地把握了企業的發展方向。

因此,走創新之路是我企業衝擊際市場的惟一選擇,而建設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,則是中企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先決條件;中企業也惟有尊重知識產權,堅持自主創新,才能贏得全世界的認可和禮遇。

今天,反思中企業在CeBIT大展上的種種遭遇,很多有識之士都發現:知識產權糾紛看似海上冰山一角,但潛藏在海底的卻是企業甚至家間,更為巨大商業利益和市場份額的激烈競爭。因此,德有關部門才不惜以破壞CeBIT展會經濟為代價,狠抓知識產權問題。

所以,很多有遠見的企業已經認識到了知識產權的重要性,並在家知識產權戰略的帶動下,加大了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和對知識產權及專利的保護工作。據美專利商標局、歐洲專利局和日本特許廳統計數據顯示,2007年,我向美、歐洲和日本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大幅增長,而且我在美、歐、日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增長幅度均高於各專利申請量的增幅。

也許就在明年,中國IT企業可以憑藉超一流的產品和完備的知識產權體系,徹底征服漢諾威。

(2008.04.29 來源:賽迪網 作者:陰逆旅 )

 

全球智財策略服務公司http://www.mappglobal.com/ 

專利分析、專利地圖與文字探勘資料庫軟體   美國NASA、日本東京帝大指定使用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ppglob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